【别名】黄口蘑。
【食用】为白蘑科真菌黄拟口蘑的子实体。
【分布】多生长在无污染的针叶林至针阔混交林腐木上。野生。我国东北、四川、西藏等大部分地区均有广泛分布。
【采集】采摘黄拟口蘑的子实体。
【形状】外生菌根真菌。群生、丛生或单生。肉质子实体中等大。菌盖直径2.5~6厘米或稍大,初期半球形,后扁平,中部下凹,边缘内卷,黄色,密布褐色小鳞片,中部黑褐色。菌肉黄色,薄。菌褶黄色,密,直生又延生变至近离生,不等长,褶缘絮状。菌柄长2~6.5厘米,粗0.3~1厘米,污黄色至带褐黄色,具细小鳞片。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宽椭圆形至卵圆形。褶缘囊体宽棍棒状至近纺锤形,稀泡囊状。
【功效】黄拟口蘑味甘,性平。
【加工】食用部位为黄拟口蘑的子实体。夏秋两季雨后可采摘子实体,去杂冼净后,可炒食、煮食、炖食、蒸食、煲汤。
野生黄拟口蘑整体外观
黄拟口蘑喜生长在无污染的针叶林至针阔混交林腐木上,群生、丛生或单生
黄拟口蘑子实体幼体外观
菌盖初期半球形,后扁平,中部下凹,边缘内卷,黄色,密布褐色小鳞片,中部黑褐色
菌盖后期褐色小鳞片细节外观
菌柄污黄色至带褐黄色,具细小鳞片
菌褶黄色,密,直生又延生变至近离生,不等长,褶缘絮状
菌褶细节外观
菌肉为黄色,薄
每年夏秋两季为采摘黄拟口蘑的最佳时节,您吃过这种蘑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