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的古代本草记载

    发布时间:2021-12-03

      来源:德百集团

        桑黄,生长在老桑树上,其性平,味甘、辛,归肝经和肾经,具有活血利水,止带调经,止久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逐饮化痰,散结消肿,止痛疗伤等功效,在中药宝库中的桑黄从秦汉时期起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
        一、《神农本草经》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以“桑耳”的名称记载为:“桑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五木耳,名檽,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生山谷”。
        二、《名医别录》
        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在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为桑耳增加了两个名称,即“桑菌”、“木麦夋”,其功效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痃癖。”陶弘景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本草经集注》中对桑耳的功效记载增加了“鼻衄血、妇人崩中”。
        三、《新修本草》
        唐代,在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的《新修本草》中,对“桑黄”的性味、功效及颜色等描述比较详细,但此时仍以“桑耳”的名字出现。如“桑耳,味甘,有毒。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积聚,腹痛,阴阳寒热无子。疗止久泄,益气不饥。其金色者,疗痹饮,积聚,腹病,金疮。五木耳名檽,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生犍为山谷,六月多雨时采木耳,即曝干。”
        四、《药性论》
        唐代甄权的《药性论》中,把桑耳和桑黄合为一体,认为“桑黄”即“桑耳”,并首次出现了“桑黄”的中药名称,并记载为桑黄性平,无毒,与苏敬《新修本草》中的描述不一致,有其创新性。《药性论》记载“桑耳,使。一名桑臣,又名桑黄。味甘、辛,无毒。能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痃癖,兼疗伏血,下赤血。又云木耳,亦可单用,平。”甄权用其临床实践证明了中药桑黄无毒和治病奇效。
        五、《大观本草》
        宋代唐慎微的《大观本草》中另有新意,如“以桑耳作羮,空心下饭饱食之,日三食之。待孔卒痛如乌啄,取大小豆各一升,各捣作两囊之及热,更互坐之,即瘥”,其功效记载同《新修本草》,并且在此本著作中首次出现描绘“信州桑黄”的图片,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桑黄图片,显示出其上有毛茸状结构。
        六、《本草蒙荃》
        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中记录了一些有关“桑黄”的新内容,如“古方入剂屡用,一名桑菌,又名桑黄。老树上多雨即生,软湿者作葅堪啖,采收剉碎,醇酒煎尝,散血如神,止血甚捷。黑者主女人癥瘕,崩漏带下及乳肿暴来; 黄者,治男子癖饮,积聚腹疼,并金疮初得,若色黄熟陈白,止泄补益元阳。”
        这些古代记载桑黄的书籍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就足以见得桑黄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