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青川竹荪自古就列为“四珍”即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竹荪入馔,始见载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南宋陈仁玉《菌谱》,明代潘之恒《广菌谱》等均有记载。清代《素食说略》“竹松”条记载较详:“或作竹荪,出四川。滚水淬过,酌加盐、料酒,以高汤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有。或与嫩豆腐、玉兰片色白之菜同煨尚可,不宜夹杂别物并搭馈也。”
竹荪属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我县境内,因各种竹林遍布,素有“竹荪之乡”而誉满全国。青川竹荪以野生为最,它起源何时,但民间口碑多言宋初始于药,故宋神宗时王安石有“湿湿岭云生竹菌”的诗句可证其说。青川多数为长裙竹荪,体高12—20厘米左右,呈笔状、顶部有似钟之菌盖,盖上有网格和多角的网眼穿孔,盖下垂如裙,白色网状菌幕长约10—18厘米左右,微臭。中空,基部粗壮,向上渐细;菌托球形,污白色或粉红色。暗绿色的产孢体,椭圆形。实体出土后,两三天内不收取即腐烂消失。据当地老百姓传说以往寺院斋菜席面上若无竹荪,便算缺典,称不得高级筵席。
竹荪因其具有优美的体姿、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被人们誉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竹荪原系野生植物,因为生长条件相当苛刻,成长不易,得之更难。历来被认为是珍奇稀罕之物,作为南方官吏对皇帝的贡品,只有皇帝才有幸品尝。据传,清光绪年间,慈喜太后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派出亲信遍访天下,好不容易觅得“僧竺蕈”若干。所谓“僧竺蕈”,即竹荪。慈艳太后动用官兵三千人,费时九个月才得竹荪1.5㎏,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整理自: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