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寮”又称“蕈寮”,乍一听还真有点陌生。可在30年前,龙泉一带的山区,人们对“菇寮”却很是熟悉。它是早年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民在深山老林里用树木和茅草搭建而成用于存放香菇、并可饮食起居的寮子——是菇民们每年都得住上半年之久的“山里之家”。
好久没见到“菇寮”了。
听说龙泉大赛村的山上有一个,一个周末,我和爱人吃过午饭驱车前往。沿一条枝叶相掩的小道,大约开了三十多分钟,终于,在一个名叫罗源的山坳里看到了久违了的“菇寮”。
“菇寮”用土墙垒得严严实实,墙外挂着柴刀、簸箕、锯子等生产工具,顶端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寮长约8米,宽约5米,高约3米,用长条杂木构建而成。寮分内、外两间,内间有一张简易的床,外间砌有灶台,灶台边上整齐地摆放着桌、椅、碗、筷、电饭煲等生活用品。
寮里没有窗户,仅有一处双开的门。由于沿袭了传统的搭建模式,它与我印象中的“菇寮”没有两样,只是如今寮里也用上了电,添置了一些现代的设施。
史料记载,约1800年前,龙(泉)、庆(元)、景(宁)的先人们就发现、认识了香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这里每年都有数千菇民背井离乡前往江西、安徽、福建等十数省、市做香菇。每年的秋末初冬出发,直到次年清明节才能回来。
30多年前,我也曾两次随菇民外出,在寮里吃过饭,住过夜。记忆中“菇寮”虽有点遥远、有点模糊,可寮里香喷喷的米饭、浓浓的米汤以及那堆昼夜燃烧着供菇民们取暖御寒、烘焙香菇的篝火至今仍记忆犹新。在寮里,我还听过菇民唱的山歌;学过几句常用的“山寮白”(菇民们在山上沟通用的神秘语言);看过菇民们为抵御猛兽侵袭以及黑势恶力欺凌而练就的独具特色的七步、八步、三秋拳、板凳花等防身术。
如今,龙泉附近山上这唯一的“菇寮”,其主人是吴元康。寮是2011年建的,建寮的目的主要是想传承久远的香菇文化。为建这个“菇寮”,吴师傅先后投入了40余万元资金。
望着这个“古老”而又熟悉的“菇寮”,我仿佛又看到了昔日繁忙的菇山和菇山上一个个辛劳的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