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从汉朝起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发布时间:2015-03-1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桑黄,中药名,见《中药大辞典》。基原为多孔菌科针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学名:phellinus igniarius (L. ex Fr.) Quel.又名:火木层孔菌。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球形或马蹄形,2-12*3-21厘米,厚1.5-10厘米,木质,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初期有细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边缘钝,深肉桂色至浅咖啡色,下侧无子实层.菌肉深咖啡色,硬,木质.菌管与菌肉近同色,多层,但层次不明显,年老的菌管层充满白色菌丝.管口锈褐色至酱色,圆形,每毫米-5个孢子近球形,光滑,无色,5-6*3-4微米刚毛顶端尖锐,基部膨大,10-25*5-7微米菌丝不分枝,无横隔,直径3-5微米,生于杨、柳、桦、栎等树干上。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
        桑黄,这味古老的中药,名气远不如冬虫夏草,可是它的功效却不比冬虫夏草差。
        现代研究证实桑黄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轻抗癌剂的副作用,所以可用来辅助肿瘤病人的放疗和化疗,另外,桑黄对女性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也有疗效。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文华安教授指出,使用桑黄辅助抗癌治疗或作为保健品食用时,还可以适当配伍其他的真菌类药材,如云芝会对肝癌有辅助疗效,马勃具有消炎的作用,赤芝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如果用桑黄辅助防癌和抗癌治疗,最好在手术之前,就开始服用桑黄汤剂。具体方法是:在药锅中放入的水,没过桑黄及所有饮片就可以,开锅后中微火煎煮30到40分钟。汤略微浓淡偏差一点都可以。中医专家、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中医师殷兆华建议的乳腺癌疗方如下:20克桑黄,20克云芝,20克木蹄,10克赤芝,10克茯苓,10克白边层孔菌,10克马勃,每天一剂,水煎服。
        此方可辅助治疗乳腺癌(手术及放化疗期间),可配合手术、放、化疗患者提高免疫力,提早伤口愈合,减轻放、化疗毒性,提高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减小癌症复发、癌细胞转移的风险,同时能够减少并发症。链接:桑黄是一种附生于在桑树上的木耳,因呈黄色而得名。
        在我国,桑黄的使用从汉朝起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最早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已经有了“桑寄生”的药物功效记载。《本草纲目》记载桑黄能“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现代研究证实桑黄多糖能够缓解疼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疲劳倦怠等癌症特有的症状,提高生活品质。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