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县”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3-08-1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清康熙《庆元县志》‘庆邑之民,以制章为业.老者在家,壮者居外川、 陕、云、贵,无所不历。”又据民国36年《庆元县情简编》:“全县有菇民6万,约占总人口七成。”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菇民在人民政府扶持下致力生产,1954年香菇产量曾达616吨。后来受“左’的路线和“文化大革命”影响年产量竟跌到 Z.15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政策,使这一古老产业枯木逢春、通过推行段木新法制菇与木屑袋料栽培技术,产区内移,市场兴起,参与香菇产销者遍及全县。1993年统计,有60%以上农户从事香菇生产;有10%人口参与香菇购销;有12%人口奔忙于香菇原材料的加工、运输、销售上。是年,香菇产量达 500O吨,产值 1.4亿元。香菇 业不仅是庆元经济的支柱,庆元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为世人所瞩目。
中国人采食菌类,最早见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和王充《论衡》中关于“紫芝”(野生菇类)的记载.可上溯1800年前的汉、晋时期.但用人工方法栽培香菇·据考始于南宋,相传系建炎四年(1130)出生的庆元县一位名叫吴三的农民发明。他通过观察深山中被风刮倒的阔叶树木能长出香菇的自然现象,结合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从择树、砍花到焙干、贮藏等有关人工栽培香菇的技术,为人类打开探索菌类科学的大门、吴三亦被广大菇民尊称为‘吴三公”殁后立庙把泰坐落在五大堡乡西洋村规模宏大的松源殿(又称西洋祖殿),就是庆、龙、景三县菇民为祀奉这位菇神而修建的,香火历久不衰。1989年国际热带菌类学会主席张树庭教授曾来此考察,亲笔挥写“香菇之源”题额,确认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技术的发样地。1992年7月台湾大学植物系教授李瑞青先生一行来庆元考察后,亦认定香菇技术的发祥地是在中国而不是日本,是伟大的农民发明家吴三为祖国摘下了这顶桂冠。
吴三公发明的人工栽培香菇技术,最初是在百山祖深山幽谷中的棚户间推广,后逐步扩展到龙泉、景宁边缘乡村和庆元具的北部、东部地区、这一带地处洞宫山脉,森林茂密,生态环境十分适宜香菇生长,广大贫苦农民在耕种之余便靠香菇为副业,弥补农业收入之不足。但老法制菇耗材量大,每年用于做樯、烧炭等的木材数以万吨计,本地资源经不起这样长期的消耗,再者香菇发展后亦需寻求市场,于是从元末明初始.庆元及龙泉、景宁县的菇民,就陆续到外省拓展。先在福建、江西,后至川、陕、云、贵,浪迹半个中国、因制菇极其艰辛,且具一定技术,遂为三县菇民的“专利”,至今民间尚流传着“朱王亲封龙庆景,国师(指刘伯温)讨来做香菇”之说。
庆元习惯把菇民的聚居地称“菇民区”、据1953年县人民政府的《菇情调查》,当时全县42个乡中有25个乡属“菇民区”。其中荷地、杨桥、漈东、岭头、西溪、八炉、东山、石湖、东乔、斋郎、青竹、四山、三坑、竹山14个乡菇民最多,占总人口的74%;举水、落岭、濛西、合湖、南阳、杨石6乡次之,占总人口的60%;和山、周墩、竹坪、南坑、左溪5乡稍少,占总人口的43%、由于菇民的生产地在外省,生产方式又如同候鸟般的冬去春回,60年代前,政府对“菇民区”实行特殊“政策”,如征兵要比非菇民区提前2个月,一般都在菇民上菇山之前结束;学校则只放“冬假”不放暑假;菇民区的乡村干部每当菇季到来即一部分留家组织老弱妇幼搞好防火、治安,等待明年菇民回家一部分则派赴外省去各个菇民分会领导香菇生产。合作化后,菇山收归集体经营外出菇民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甚至把外出制菇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批判错误提出“枪毙香菇”口号,以致这一传统产业,几乎濒临灭绝。
80年代后,木屑袋料栽培香菇技术蓬勃兴起,原来不属“菇民区”的乡村,也大力发展香菇生产,“菇民区”与非菇民区已无明显区别,只有专业化程度高低之差。据1992年调查,全县撤区并乡后的20个乡镇中,有2个香菇专业乡、镇(岭头、荷地),78个香菇专业村,10000余家香菇专业户,至于把制菇作为一项家庭副业者,则占总农户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