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徽州最后的香菇客
发布时间:2013-07-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香菇客,一群古老而神秘的人
当“香菇客”这个名词划过我们耳际时,立即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这个渐行渐远的特定历史名词,已成为当今徽州历史上最后的产物。徽州与浙江毗邻,来徽州栽培香菇的是浙江省龙泉、庆元、景宁三县种菇人。徽州传统习惯将这些人称为“香菇客”。
据有关专家考证,自南宋先民吴三公发明“砍花法”种菇,香菇的人工栽培已有800年历史,早在明崇祯二年(1629),这种“砍花法”种菇方式,由浙江“香菇客”分两路传入安徽省徽州地区(歙县、黟县、祁门、休宁、绩溪、婺源),一路经婺源传入祁门,另一路由临安传入宁国,以后再由两县传播进徽州他邑。
这些“香菇客”十月份进山,到第二年的清明出山,半年生活在深山老林,他们的生活、生产与世隔绝,成为徽州山区一个特殊的人群。
2005年4月初,我们在祁门县历溪村王国鑫、王道照的带领下,深入到牯牛降腹地去寻访徽州最后的“香菇客”。
村长王国鑫告诉我们,这次寻访的“香菇客”是8年前判的青山,今年是最后一年,超过8年树就烂光了。所谓判青山,是“香姑客”对某一山场,与当地农民以双方约定的价格进行交易的买卖行为。“香菇客”对买来的青山先砍光,这种土法种植香菇对山林破坏太大,现在已不被允许,历溪坞的香菇客可能就是徽州最后一批香菇客了。
滴水崖,香菇客的大本营
香菇棚在历溪坞滴水崖与老虎崖之间,山场面积大约有100多亩。
我们一行5人在峡谷底下走了一个多小时,涉过溪水,开始登山。滴水崖就在头上,可爬起来要半天。崖上是水瘦瀑细,经风一吹便化成了雾。香菇就在这仙境般的环境中生长。
走上滴水崖,我们见到树林下一排排的香菇柴,菇柴已经腐烂,一些香菇稀疏地长在上面。采菇的“香菇客”正挑着一担鲜菇走向菇棚。看来,我们寻访的目的地就要到了。
翻过一道山岗,在老虎崖下的一个山坳里,两个土墙搭的茅棚出现在我们面前。稍大的住人,简易的就是烘房。已到响午,“香菇客”陆续回棚,外面是灶间,一张桌,四条凳,全是用树劈开钉成的。里间是卧室,统铺一排,当然最多的是没有挑下山的干菇。
“香菇客”没有我想象中老,三五人都是浙江景宁人。今年三十多岁的张辉遥说,我从小就跟父亲在祁门种香菇,如果说历史,我们家是祖传的,从我太公的太公就开始了,不过,从我父亲开始就不会老法种菇了,用的是菌种。吴仁伟说,我跟父亲种香菇就在祁门的小路口镇,他们村有50多人在祁门,不过现在没有了,我们可能就是最后的“香菇客”了吧。
王良标、王良茂兄弟前年从别人手里以1000元的价格将这片已采了5年菇的山场典了下来。他们说,香菇柴一般只能管八年,头两年产量不大,三至六年产量较好,每年人均收入有3万元左右,后两年产量又降下来,收入万元左右吧。王良茂说住在这大山里,人都快成野人了,白天满山收集香菇,晚上还要烘烤香菇,夜里十点钟以后才能睡觉,太苦了。这里海拔1000米,山高蔬菜种不起来,每天香菇都吃厌了,我们就想办法抓山老鼠吃。平常这个菇棚里只有三人,过几天要走了,几个同乡都上来帮忙,收拾收拾就下山了。现在,这边管得紧,不让砍树种香菇,我们只能转移到陕西、湖北去种了。
徽菇,还会不会有市场
作为全国四大名菇的徽菇,在全国占有很大的市场。历史上徽州香菇最大的交易市场在屯溪黎阳镇,繁华的街道上,设立着几十家菇行,直到1939年还有十多家,如“程同福”、“鸿大行”、“周恒大”,都是当时著名的主营香菇的老字号。抗战前期,屯溪市场购销量达3万多公斤,占安徽总产量的80%%,全国总产量的30%%,其中70%%是祁门生产的。这些香菇用竹篓裱上防潮的箬叶包装沿着新安江、阊江水运到杭州、上海、武汉,转销全国各地和海外。
祁门是林区县,资源丰富,菇品质好,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不少省份的香菇、木耳都拉到祁门来卖。在祁门已经形成了华东最大的市场。香菇客吴仁伟说,现在,挑下去的香菇在祁门香菇市场里很好卖,由于是高山上的野生椴木香菇,价格较市场上的袋料菇要高得多,而且大多数为外贸出口菇。浙江、上海、福建、湖北乃至香港、台湾等地的商人都来此贸易。
野生的原木香菇作为一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已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徽菇,还会不会有市场?值得欣慰的是,徽州利用木材剩余物和代替品的新兴的袋料香菇已经发展起来。徽州香菇依然在华东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