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香菇文化
发布时间:2013-07-1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中华香菇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华蕈文化早在西周的《诗经》中就有记载,而且可以延追溯到甲骨文中的“寻”字。战国时期人们就知道蕈菌的美味,(《吕氏春秋》)葛洪在《抢朴子》中还说到“五木种芝与自然菌无异,俱令人长生”。西晋张华则在《博物志》中记载蕈菌简单的栽培方法和食用后果”,江南、诸山中,大树砍倒者,经春夏先菌,谓之椹。食之有味,而每毒杀人。1209年龙泉人何澹在《龙泉杂志》最早记载了香蕈栽培方法和惊蕈术,共185字,以后陈仁玉在《菌谱》、王祯在《农书》中也记载了香菇栽培方法。明代陆容在《菽园杂志》引栽了何澹的185个字,后被《广东通志》转栽,传到日本。1607年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有关记载和香蕈一词在日本出现。1796年日本住藤成裕的《惊蕈录》问世。
吴三公出生在龙岩村,龙岩是菇神圣地
“香菇之祖”吴三公诞生地是龙岩。这里的实物和图片展示,证明吴三公是龙岩村人。该村的明万历《吴氏宗谱》载:吴三公生于宋建炎四年三月十七日。葬乌龙墓。吴处兰花形。龙岩村至今保留着吴三公的旧宅遗址,还有吴三公祠、吴三公墓和其他许多风物 传说。黄皮、黄水等地宗谱和西洋殿道藏,都记载了吴三公是龙岩村人。
吴三公等菇民在茶梅圩研制香菇术
百山祖北麓龙岩村、茶梅枚圩自然环境独特,有利于天然生长蕈菌。龙岩通往庆地县城的千年古道,经过茶梅圩。吴三公长大后,跟随父辈常年行走在这条古道上,采集野生蕈菌、烧炭、狩错、担盐,古道两边留下了许多近千年制菇遗迹和风物传说。通过勘察分析,茶梅圩是 吴三公等古代菇民最早研究总结香菇术的地方,古今地图上都叫香菇湾。
吴三公在西洋、竹山一带传播制菇术
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吴三公等菇民在茶梅圩香菇湾一带制菇后,逐步转移地点。沿着千年古道,在松源溪沿岸各村踏樯、做樯。在道教盛行年代,作为道士的父亲自然会影响到儿子,吴三公为传播菇术,又巧妙地将制菇术和道教融为一体。使制菇术明显带有神的色彩。后人就在吴三公一家长居住的遗址建庙即现存的西洋殿。附近还有香菇母墓和二夫人庙。(西洋殿、二夫人庙、香菇母墓、西洋殿旧庙遗址照片,庆元菇民分布图。)
菇神庙会——香菇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
1265年盖竹村(今五大堡乡竹山村)吴标等集资建灵显庙,并举行菇神庙会,标志着香菇文化开始形成。随着菇业发展,香菇种植范围扩大。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庆人何元魁、吴标在县城建拱瑞堂,从盖竹迎请五显神、吴三公。周墩村民建显灵庙(又叫古楼庙),明洪武年间(1368-1397)在西洋村原吴三公制菇棚址建庙祀奉吴三公。三地菇神建成并举行庙会,标志香菇文化发展到第二阶段。
传说,明朝初期刘伯温向朱皇讨封香菇专利,万历三年吴三公一门公孙被敕封为“十二判府相公”。道教的盛行,受皇权和神权保护,加速了菇业发展。到清康熙乾隆年间,菇业鼎盛,扩展到大半个中国,三县菇民 在龙泉凤阳山建凤阳山庙、景宁毛坑口建“三合堂”、庆元西洋村建松源殿(即西洋殿)。龙岩等菇民社区大小村也都建菇神庙。大小庙会热闹非凡,标志着香菇文化已发展到第三阶段。现存西洋殿为光绪六年重建,集中表现菇区香菇文化精华和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香菇文化的发展繁荣
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香菇生产,加强领导,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上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科学应用于香菇生产,段木菌丝栽培、人造菇木露地栽培取得成功后,1991年高架塑料大棚花菇栽培获得成功。
1991年开始的第1-4届香菇节的举行,1993、1994全国和国际香菇研讨会的召开,全国最大香菇市场 、食用菌科研中心和香菇博物馆的建成,标志着中国香菇文化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
迈入新世纪,香菇文化将更辉煌
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MTO,面临新挑战,庆元香菇取得原产地保护证书,香菇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有机香菇中试基地,龙岩起动建设中华香菇第一村,全国首座香菇诗文碑廊开始兴建,全县香菇文化庙会和研讨会在龙岩举办成功。省市电视台香菇文化专题片拍摄放映,掀起香菇文化旅游热潮。龙岩村等发起,中华香菇文化申报“人类世界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扩大吴三公、龙岩村、庆元、龙泉、景宁等的知名度,通过挖掘、整理、香菇文化得到进一步保护开发,中华香菇文化将进一步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