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立秋以后,气温高,雨水充足,昼夜温差大,更能刺激野生菌类生长,蘑菇也进入了一年中最繁盛的时期。
但是,有些蘑菇是有毒的,食用后会出现各种中毒反应。
前几天,大庆晚报就曾报道过富强村的一位农民因采食蘑菇中毒入院的事件。而这样的事件,在我市每年都有发生,少则一两起,多则十余起。
那么,在我市,哪些野生蘑菇比较常见?哪些蘑菇是能食用的?哪些不能?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有过18年菌类研究经验的大庆大光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潘绍玉。
潘绍玉介绍,我市地处平原地带,盐碱地多,芦苇多,风大、干燥,不适合野生菌类生长,与林区相比,野生菌的种类比较少。不过,随着近几年绿化面积的扩大,野生蘑菇也多了起来。
有四种蘑菇可食用
鸡腿蘑
■鸡腿蘑:口感最好
鸡腿蘑看起来肉乎乎的像鸡腿一样,吃起来口感跟鸡肉又十分相似,故而得命。鸡腿蘑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还兼具助消化、益脾胃、清神宁智、降血糖等作用。
鸡腿蘑在荒甸子和树林中比较多见,小区旁边的树下也可能会有。鸡腿蘑伞盖呈卵圆形,灰白色,看起来像鹅蛋,肉细嫩,掰时比较脆,闻起来有菌香味,多独个或成众生长。
鸡腿蘑中有一种物质,溶于酒精后易被人体吸收产生轻微中毒反应,所以,在食用鸡腿蘑时,最好别喝酒。
油蘑
■油蘑:味道最鲜
“在松树带下,有一种最常见的可食用菌,伞盖酱红色,看起过像涂过油一样,伞褶橙黄色,这就是松树口蘑,老百姓都愿管它叫油蘑。”潘绍玉说。
据了解,这种蘑菇在我市也比较常见,它往往和松树形成菌根关系,它的菌丝必须跟松树的根须生长在一起才能成活,所以,相对与我市其他几种野生蘑菇,要人工养殖的话,它的成本最高。在东北市面上见到的油蘑,基本都是野生的。
潘绍玉说,野生油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等营养成分,味道鲜美,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堪称“素中有荤”的山珍。
杨树口蘑
■杨树口蘑:保质期最短
潘绍玉告诉记者,在我市最常见的四种可食用菌类中,杨树口蘑的个头儿最大,他曾看见过我市最大的一株杨树口蘑跟日常用的盘子一样大,能有半斤重。
杨树口蘑多长在杨树带或是距离杨树带防风林10米以内的庄稼地里,在我市肇源一带最为常见。
杨树口蘑呈酱红色,肉厚,半圆成伞状,像手掌,多是成片生长,闻起来有菌香味。
杨树口蘑不但味道较好,常食对治疗过敏性血管炎还有辅助作用。
但是,杨树口蘑很容易变质,烹饪完放置4小时后,原有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产生毒酸,吃后易中毒。
草蘑
■草蘑:抗癌功能最佳
“草蘑”在草甸子中比较常见,我市杜尔伯特县就有不少草蘑。
草蘑是白色的,呈伞状,个体小,肉不厚,常成片状生长。
潘绍玉说,草蘑的维生素C含量高,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同时,草蘑的解毒、抗癌功能是这四种蘑菇中最强的。
草蘑可与铅、砷等有毒元素结合,形成抗坏血元,随小便排出。
草蘑含有的一种异种蛋白物质,能消灭人体癌细胞,所含粗蛋白,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另外,它还能够减慢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有毒的蘑菇鬼伞
两种毒蘑千万别采食
■鬼伞:最常见毒蘑
鬼伞是我市最常见的毒蘑菇,伞盖大小跟铜钱差不多,呈墨笔汁状。
食用鬼伞会产生精神不安、心跳加快、耳鸣、发冷、肢体麻木、脸色苍白等中毒症状。不过,这种毒蘑毒性不大,而且在外观上很容易识别。
■田头菇:食用价值最低
田头菇在庄稼地头比较常见,颜色酱黄、菌褶发黑,伞盖如铜钱大小。
这种蘑菇虽然没毒,但几乎没什么营养,食用后,还会对人体的胃肠消化起反作用,影响食欲,最好别吃。
土方法辨识毒蘑不可靠
潘绍玉说,日常生活中,辨别蘑菇是否有毒,有两个比较简单的方法。
一是看,一般颜色艳丽,菌帽上有红斑、疙瘩,菌柄上有环托的,蘑菇体有汁液淌出或有酸味等刺激性气味的,大多是毒蘑菇,千万不要采。
二是将蘑菇汁液滴在蒜末上,如蒜末变蓝或变暗,就说明蘑菇有毒。
“但是,这两种辨别方法并不完全可靠,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或实验方法才能准确辨别是不是毒蘑。”潘绍玉提醒市民,不要随便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注:本文来自大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