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二届菌需物资博览会暨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论坛"将于2016年11月9日至11日(9日全天报到)在河北省廊坊市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典型的现代农业,充分地体现了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和工业先进生产手段的强势结合,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近些年来,随着产业科技的进步和产品消费升级的需求,我国食用菌产业逐步实现了由传统栽培向工厂化、智能化生产的转型升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迎来跨越发展,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3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到6053.236吨,比2012年日产量5079.9吨增长19%,比2011年日产量3183.1吨增长了90%。
2013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量达到202.2万吨,比2012年的152万吨增长了33%,比2011年的99万吨增长了104%。
日产量和年产量变化情况
2014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日总产量6133.96吨,较2013年6159.24吨减少25.28吨,降幅为0.4%。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年总产量
根据调研的实际日产能测算,预计2014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总量约为195万吨,较2013年204.97万吨减少9.97万吨,降幅为4.9%。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年总产量
根据数据汇总,2015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年总产量为183.94万吨,较2014年减少11.16万吨,降幅为5.67%。
2015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总量中,金针菇、杏鲍菇仍然是产能的主要构成品种,两个品种之和达到145.28万吨,占全部年产量的78.98%。另外,与2014年产量数据对比,只有海鲜菇产量略有增长,其他品种产量都有不同比例的回落。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日总产量
根据统计汇总,2015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日总产量为5656.27吨,较2014年减少477.69吨,降幅为7.79%。
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对价格的思维是"矛盾"的,生产企业要增收希望价格越高越好,消费者要降低生活成本希望价格越低越好。结果,中间商一边利用自身的优势对生产企业压价收购,一边又对消费者的刚性需求抬高售价,双向挤压,造成产品价格大部分都留在了流通环节。所以需要减少流通环节,优化流通布局,完善流通准入。
由于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判断以及信息的滞后,市场供求信号不能及时在产量上得到反应。"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跟风现象导致工厂化产品价格陷入"产品难卖-价格下跌-减产停产-货源减少-价格上涨-生产增加-产品卖难"的怪圈,形成周而复始的波动。工厂化生产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定价话语权只能依靠供求关系,不能较好地反映其价值。
我国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布局分散、杂乱,产品严重趋同,产业规模效益被分散化和弱化。几年前,在市场利好的情况下,为了争夺产品市场,全国各地一哄而起,相继建立工厂,盲目跟风上项目,并没有真正调研过市场,不关注整体市场变化。
在全国600多家工厂化企业中,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人员科班出身的不足5%,而95%以上是从土生土长、自学成才的菇农转型来的。企业管理人员中本科毕业以上不到10%,而相关食用菌院校培养的专业科技人员,主要留在了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当前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比较欠缺的专业人才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地方食用菌主管部门缺乏熟悉现代食用菌产业的管理人才,使得如何让农民嵌入工厂化产业体系的问题迄今仍未能很好破题;二是缺乏熟谙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的管理人才,使得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等问题时理念陈旧、缺乏创意;三是缺乏实战型技术人才,企业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技术支撑力量不够,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生物转化率不高等诸多问题。
食用菌产业虽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典型,但农业弱质产业的定位,决定了企业融资难似乎不可避免。调研中从相关金融和投资机构了解到,以下几种因素导致了食用菌工厂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是企业财务制度普遍不健全,信息透明度比较差,信用意识淡薄;二是企业土地、房产等可用于贷款抵押的资产较少,而机器设备变现能力较差,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对机器设备抵押贷款非常谨慎;三是企业受技术含量不高、竞争能力不强、经营水平较低等诸多因素影响,实际经营利润率偏低;四是企业抗风险能力弱。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虽相对传统栽培模式管理更规范、技术更成熟,但受产业链上下游影响,始终无法摆脱农业属性"靠天吃饭"的状况,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基地利益联结关系不紧密,造成技术、资源不能共享,风险不能共担。银行出于风险管理的理性选择,形成了对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的"恐贷"和"惜贷"现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在技术创新问题上一改过去的"等、靠、要"思想,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调查中也发现,食用菌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难以形成技术创新规模优势;二是企业技术研发的资金和人员缺乏,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在资金投入上,60%的被调查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产值比例小于2%,35%的企业介于2-8%之间,只有5%的企业能达到8%以上水平。从技术人员配置方面看,大多数研发人员来自生产现场的技术人员,只有小部分是真正从事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三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不够,行业又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这些都是造成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技术创新滞后、成果转化缓慢的原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品种将向多菌类方向延伸,工厂化产品朝差异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木腐菌、草腐菌并行,食用菌多品种工厂化生产格局将逐步形成。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规模偏小的企业会亏损甚至倒闭,但不排除小型企业聚小为大后形成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规模化大型企业,让企业运营更佳,获得更大的利润。
食用菌工厂作为现代化农业、精准化农业企业,要健康发展,产品就要有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严格实施管理标准化、操作标准化、产品变准化,建立和完善产品企业标准,进行自主管理,保障产品质量。
菌种研发和设备创新需要高科技人才的参与,未来会更加注重培养既有食用菌理论知识又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优秀的品牌及较高的知名度会给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带来优势。同时,企业还应多方开拓销售渠道,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灵活选择产品流向,重视市场开发,最终实现自身产品的价值。
食用菌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备的更新与完善,未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设备、设施的投入方面将更加趋于理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配套行业将逐步兴起。
实战专家云集 从理论到实践一站式指导
调研报告权威 从数据到案例全方位解读
产销企业互动 从产地到市场便捷式对接
菌需物资展览 从产品到技术前沿化商机
展会功能齐全 从硬件到服务国际化标准
相关链接: > 展位预定火爆 > 会议亮点纷呈 > 国内众多主流媒体关注 > 《2015-2016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调研报告》即将出炉